Eupho Café
logo

Wendy的哺乳心得  撰文日期:2004.1.1.

緣起:
當媽媽之後突然發現,原來每個媽媽都有不一樣的經歷與故事,所以只要一有機會聚在一起,大家總能滔滔不絕地聊上幾個鐘頭 ….這就像在台灣的男生們,見了面老愛談當兵的趣事一樣吧!?
我有個哺乳成功的姊姊,她曾經上過母奶協會的講習課程,所以累積了不少關於母奶餵養的經驗與講義資料。在我懷孕時,特地拜託她從台灣寄資料過來,讓我在家自行研讀。後來姊姊並排除萬難專程從台灣過來陪我待產,真的很感謝她 !!因為有她的幫助,讓我這個新手媽媽可以學會正確餵哺母奶,如果不是她的指導與鼓勵,恐怕我也會半途而廢了吧?
後來接觸了不少朋友,才驚訝地發現,原來有這麼多媽媽都哺乳失敗,而大部分的原因竟然都是“奶水不夠”,這和我讀到的資料有很大出入。根據醫學報告,絕大部分的母親都有能力哺乳,而且乳汁分泌多寡是會根據寶寶的需求而自動調整的,即使是哺育雙胞胎甚至三胞胎也應該綽綽有餘的呢。
我身邊還有一些媽媽,雖然有餵哺母奶的經驗,但是卻因為對母奶的了解不夠,使寶寶的體重沒有增加、反而減輕。基於這些原因,促使我提筆寫下關於母乳餵養的經驗談,希望藉此可以幫助更多媽媽成功哺乳,並養育出健康快樂的寶寶。


為什麼要餵母奶?
母奶對寶寶來說是最容易消化的食物,營養成分也是最適合寶寶需要的,母奶裡還有來自媽媽的抗體,可以幫助寶寶對抗病菌﹔母乳可以預防新生兒免於大部分的上呼吸道感染、腸胃道疾病以及牛奶蛋白過敏。寶寶吸吮母奶時眼睛注視媽媽,也可增進親子關係的親密。
餵哺母奶不但是對寶寶最好的選擇,對媽媽也是好處多多的喔!很多醫學研究都慢慢證實,哺乳對於母體的產後復原有很大的助益, 可以幫助母親子宮收縮避免產後大出血、讓腹腔裡的各個器官在生產之後能夠快點回復孕前的正常位置、減少母體日後罹患 卵巢癌、停經前乳癌、骨質疏鬆症乳癌的危險﹔因為哺乳消耗不少熱量且 餵乳六到九個月,所需要母親的能量,超過她懷孕過程中存積的42-98%(母奶富含脂肪),還能幫助媽媽消耗身上多餘脂肪,在產後迅速恢復窈窕身材 。
另一個哺乳好處,就是經濟與環保。奶粉錢是小寶寶一歲之前最大的開銷支出,想想看,市售的奶粉成分始終以接近母乳為生產目標,許多牛奶製品號稱「母乳化、最接近母乳」,充其量也只是替代母乳的「贗品」,絕對不可能優於母乳,那為何不自己餵哺真正的母乳,不但對寶寶最好,還能省下一筆不小的費用。再者,為了生產奶粉,需要砍伐樹木闢地牧牛、產生廢棄物,還需要各種機器設備、交通運輸等等,其中製造了很多污染,對於地球生態也是一項負擔,假如可以餵哺母乳,就是對環境生態保育的一項正面貢獻。 不但如此,餵母奶也很方便簡單,不用擔心受到污染、不用清潔消毒奶瓶、準備溫開水、寶寶不用哭鬧地挨餓等待、你也不用在半夜裡撥開惺忪睡眼起身泡奶 ….只要轉個身,就能馬上滿足身邊寶寶的需要。


餵哺母奶的第一步:信心
首先,一定要對自己哺乳的能力有充足的信心!如果一個非洲貧困國家的媽媽尚且能夠餵飽自己的寶寶,你又有什麼理由做不到呢?配方奶粉是近幾十年才有的產物,但人類不知繁衍了多少代,以前的媽媽們不也是靠自己哺育寶寶的嗎?事實上,大部分的母親所產生的奶水都超過實際所需,所以絕大部分的母親可以完美地以全母乳哺育他們的寶寶四到六個月。哺育母乳是每個媽媽天然的義務與權利,而且既然對媽媽與寶寶都是最好的,你就更不能輕易放棄。
產後的疲勞與憂鬱,以及嘗試哺乳遇到的挫折,都可能誘使媽媽放棄哺乳、改用配方奶粉。所以身邊最好能有支持哺乳的人常常給予鼓勵與信心,不論是自己的先生,或是幫你坐月子的媽媽或婆婆,都會影響你繼續哺乳的動力,一定要在產前就先做適當的溝通,建立他們對你有能力哺乳的信心。


認識乳房與正確的哺乳姿勢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乳房的構造。因為輸乳竇分布在乳暈皮膚下方,所以哺乳時要讓寶寶嘴巴張開、含住整個乳暈,這樣才能把輸乳竇裡的乳汁吸出來。如果只讓寶寶含住乳頭部分,不但吸不到乳汁,還會把乳頭咬傷。餵奶前可以用手指輕輕碰觸寶寶的嘴唇,新生兒的嘴巴會有尋找媽媽乳頭的尋乳反射動作,當寶寶張嘴的時候就可以把乳頭放入寶寶口中。假如寶寶的嘴張得不夠大,可以重新來過,再輕觸寶寶嘴唇促使他張嘴。吸吮母奶是媽媽與寶寶都要學習的功課,不要害怕失敗,要勇於不斷嘗試。
奶水的多寡是由寶寶吸吮的情形決定的,當寶寶吸吮乳頭時,他的吸吮會剌激你體內的兩種賀爾蒙,泌乳激素(Prolactin)及催產素(Oxytocin)。腦下垂體分泌泌乳激素以刺激乳房,在乳房內引起收縮使擠出奶水供給嬰兒,這稱做“擠出”反應,這也是媽媽們所以在剛開始餵奶後會覺得乳房內麻麻的原因。
哺乳時,不論是坐著餵或躺著餵,媽媽要上半身略為前傾、保持輕鬆的姿勢,並確保寶寶的頭部與身體得到完全的支撐。如果坐著餵奶,可以靠坐在沙發裡,手臂枕著扶手,也可以考慮買一個小枕頭、或一張有扶手的搖椅來支撐手肘。不過,產後的坐月子期間,我比較建議躺著餵奶,因為產婦需要多休息,不適合長時間坐著或是抱小孩。以我自己來說,我就是一直躺著哺乳直到小孩大約三個月左右才開始改成坐著餵奶的。躺著餵的時候,媽媽要側身面向寶寶,並用一個小枕頭或小毯子把寶寶身體的另一邊稍稍墊高,使寶寶也能側身面向媽媽的乳房。
因為哺乳無法測量寶寶吸入的乳汁有多少,一般是用吸吮時間長短來計算。新生兒每次要吃10~15分鐘左右,由於新生兒的胃容量還很小,而且母奶比較容易消化,所以哺育新生兒比較辛苦,每隔兩、三個小時就要餵一次。假如餵配方奶粉,因為不容易消化,反而可以拉長間隔到每四個小時餵一次。不過,隨著寶寶越來越大,胃容量也隨之變大,慢慢地,餵食間隔就會拉長了。


產後如何開始哺乳
母體在懷孕時就會明顯感覺乳房變大,原來的內衣已經漸漸穿不下了,有時候還會在洗澡時發現乳頭有點乳白色的結晶,這就是身體準備哺乳的徵兆。但是要一直到產下寶寶幾個小時之後,乳房才會真正開始泌乳。
剛生產完的頭幾天,身體會分泌所謂的初乳,是含有很多抗體的乳汁,對於初生嬰兒很有幫助,所以要儘量讓寶寶吸吮。
要成功餵哺母乳,產後的幾天是很關鍵的。現在一般都在醫院生產,而且會住院三天才回家,在住院期間,通常設備齊全的醫院都有育嬰室專門為產婦照顧寶寶,護士會詢問產婦是否餵哺母乳,來決定什麼時間把寶寶帶到媽媽身邊。我當初住院時,說好了要餵母奶,所以護士每天早上一早就把寶寶推到我房裡,到晚上才把寶寶再推回育嬰室。不過,雖然有一整天的時間可以練習餵母奶,但是寶寶卻一直在睡覺 …好像在肚子裡時沒睡飽一樣,我自己用手擠奶也擠不出來,當時真是覺得沮喪。幸虧有姊姊在一旁鼓勵我,要我不能放棄,而且要一直讓寶寶吸,這樣才會產奶。我就是在住院的三天裡這樣斷斷續續,一點一點地練習餵母奶的。醫院的護士每次在把寶寶推回育嬰室時,都要填表紀錄寶寶吃奶的時間與頻率,當她知道寶寶都在睡覺,只吃了一點奶時,她臉上透出一點怒意,並責備我們不夠盡責,直說我們應該把寶寶叫醒餵奶才是。我們當場為此尷尬不已!
可是,我後來看了一些書才知道,其實寶寶剛出生頭幾天就是會一直睡覺的,而且很奇妙的是,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儲備了足夠的熱量,即使在出生之後三天都不進食也不會有問題。而這幾天不就是媽媽開始練習餵母奶的絕佳機會嗎?一點一點地摸索餵哺母奶的姿勢與感覺,即使出奶量不多,也不用擔心寶寶挨餓。要對自己有信心喔!剛開始的奶水就是比較少的,因為乳房還不知道寶寶的食量,泌乳量不是很穩定。這時候你要常常讓寶寶吸奶(即使沒有奶也要一直練習吸奶的動作),吸奶的動作就是在刺激乳房泌乳,多吸才能多產奶。慢慢地,幾天之後奶水就會越來越多,不虞匱乏了。
餵奶的時候,另一邊的乳房通常會自然泌出一點乳汁,這也是正常的,我習慣準備一張衛生紙擦拭流出來的乳汁,或者也可以在內衣內側放一個溢奶墊(nursing pad),這樣可以避免把衣服弄濕。
餵奶結束時,用衛生紙或乾淨毛巾沾水擦拭即可。除了洗澡之外,不需要特別消毒或清潔乳頭,因為乳頭會自己分泌油脂清潔,過度清潔反而會把油脂洗掉、乳頭太乾燥而容易脫皮。
我在產後頭幾天有發現乳頭堵塞的情形,乳頭上有一個像小水珠的東西,裡面是透明的水,問了姊姊才知道,原來是乳頭不通暢,乳頭表面的皮膜沒有開口、所以乳汁出不來,就形成小水珠。如果遇到這種情形,很簡單,只要拿一根針,輕輕戳破皮膜,乳汁就會流出來了,不會痛也不用看醫生。
還有,餵母奶一定要能堅持。因為寶寶吸食媽媽乳頭比吸吮奶嘴還要費力許多,所以一旦寶寶吃慣了奶嘴,以後就會偷懶而拒絕吸食媽媽的乳頭,進而導致哺乳失敗了。吸食母乳對寶寶也是很好的運動,新生兒還不能自主地活動身體,運動量很少,藉著哺乳可以幫助寶寶活動,也是很有幫助的。


體會身體的奧妙
渡過頭幾天青黃不接的適應期之後,產奶量會慢慢變多,甚至可能出現脹奶疼痛的現象,這些也是正常的,因為泌乳量還不穩定,你的身體仍在調整當中。當感覺脹奶、有硬塊出現時,可以先熱敷緩解疼痛,然後使用擠奶器或請先生幫忙把一些奶吸出來,但須注意不要一下子把奶都擠出來,因為擠得越多就會產更多,只要感覺沒有硬塊、不會不舒服就可以了。要知道我們的身體是上帝精心創造的,特別是餵母奶的時候就能感覺其中的奧妙!你的乳房可以根據吸吮的頻率與出奶量來自動調節產奶多寡,所以當感覺脹奶的時候,不要立即把乳房全部排空,要讓乳房保留有點漲滿感,這樣你的乳房就會知道產奶太多了,下次產奶時就會減少一些奶水,假如產的奶都吸出來了,乳房就會認為產奶不夠,而在下次產奶時增加泌乳量。
還有更奇妙的喔!很多媽媽也許不知道,母奶還區分為前奶與後奶,而且我們的乳房可以左右兩邊個別調整供奶量的呢!!每次我說出來,都有媽媽會露出驚訝的表情,但這是我的親身經驗喔。你知道嗎?母奶和配方奶很不一樣,前奶富含水分與礦物質,是每次哺乳時最先泌出的,所以稱為前奶。後奶顧名思義就是後段泌出的奶,富含脂肪,是寶寶所需熱量的主要來源。左下方照片裡左邊是前奶,右邊那瓶是後奶,應該可以很容易看出區別:前奶比較稀,是混濁的淺白色液體﹔後奶的顏色則像一般牛奶一樣,是比較濃的不透明液體。右下方照片裡的是剛擠出的前奶,可以清楚看出很稀的感覺:
 
我的寶寶食量不大,所以姊姊教我可以每次只餵一邊乳房的奶水,因為如果我每次餵奶時都用兩邊的乳房輪流餵食,這樣寶寶可能每次都只吃到前奶、還吃不到後奶就喝飽了,結果寶寶得不到足夠的脂肪與熱量,很快就又餓了(所以有些媽媽抱怨說,為什麼寶寶好像總是吃不飽,一個小時就餓了?),甚至有的寶寶因此體重下降(我有一位朋友就是因為寶寶體重減輕,在醫生的建議下改餵配方奶)。因此,假如你的寶寶也是食量不大、沒辦法一次吃完兩邊的奶水,建議你也一次只餵一邊,等下次餵奶時再換另一邊餵。剛開始的時候,沒餵的那一邊會有點脹奶,這是正常的,因為身體還不知道你餵奶的頻率,就像前面說的,脹奶難過時要適度擠出來,但不要排空乳房,脹奶就是讓乳房知道要調整產奶量的信號,大概只需要兩天左右,乳房就能完全根據你的需要來產奶了。
當乳房正常產奶後,你會發現你的乳房居然是兩邊輪流脹奶的喔!有時候忘記這次要餵哪一邊,只要用手掂一下乳房,看哪一邊脹奶就是了。這是我當媽媽以前從沒想過的,原來我們的身體竟有這麼奇妙的反應,無怪乎儘管科技不斷進步也不能取代很多天然的東西,人類越了解生命的奇妙,就越發謙卑。
我現在只要遇到懷孕的媽媽或是剛生完小孩的產婦,都會努力地宣傳哺乳的好處,因為我自己深深受益,也希望更多媽媽可以成功哺乳、養育健康可愛的寶寶。我在產後一個月,也就是寶寶滿月時,就迅速恢復身材,已經能穿下懷孕前的褲子了,很多朋友都以為我有刻意減肥或是瘦身(我整個孕期增加大約25磅/11.3公斤,滿月時身上只剩下大約8磅/3.6公斤)。哺乳期間,月經也會停止來潮,因為泌乳激素會抑制排卵,不過,還是要留意,此時仍然有可能懷孕的。有的人哺乳一年多月經才恢復正常,有的人七、八個月就恢復,但是總歸來說,月經暫時停止對媽媽是蠻方便的呢。
以下整理一些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以及我個人的經驗給大家參考,如果有其他問題,歡迎來信或留言,我會再補充內容。


常見問題Q&A
(1). 擠奶器如何選購?手動的和電動的有什麼區別嗎?
我兩種都用過,覺得效果上的區別不是很大。電動的好處是,可以同時擠兩邊的奶,會比較節省時間,但是單價也高很多,還需要配備充電電池,所以體積比較大,如果帶出門會重一些(假如是帶到上班的地方使用,最好確定公司有適合擠奶的房間,因為馬達運轉還是會產生一點噪音的)。使用手動擠奶器一次只能擠一邊,比較花時間,但是很安靜、不會吵到旁邊的人,價錢也便宜很多。
(2). 為什麼用擠奶器擠不出奶?
建議你在餵奶時仔細留意,應該會發現餵到一半時會感覺乳房有一點點抽痛,然後會感覺到乳汁突然流量變大(也稱為乳陣)….這就是突破“瓶頸”了。我個人的經驗是,使用擠奶器的效率和擠奶器的種類關係不是很大,倒是和這個“瓶頸”比較有關係﹔有時候擠奶遇到“瓶頸”之後,無法突破,再怎麼努力換方向、深呼吸也還是擠不出來,那真是蠻痛苦的,這時候最好的方法還是直接讓寶寶吸吮。只要突破這個“瓶頸”,奶水就會多如泉湧地流出,很快就能擠出大部分的奶水。我有時候會遇到無法突破的“瓶頸”,寶寶又不在身邊可以幫忙,這時可以試試深呼吸、想想輕鬆有趣的事、按摩乳房、或是哼一首快樂的歌,放鬆心情之後有時就能迎刃而解﹔假如還是不行,就先停下來,過半小時或一小時之後再嘗試。
(3). 上班族要如何兼顧餵奶?
首先需要選購合適的擠奶器。在開始上班之前,最好提前1~2週先訓練寶寶吸食奶瓶,並且慢慢練習使用擠奶器,同時調整自己泌乳的頻率。以我自己來說,我是每天早上出門上班前,一邊餵寶寶、另一邊用擠奶器擠奶,擠好的奶冷藏起來供寶寶白天吸食﹔帶著擠奶器上班,中午午休時到洗手間用擠奶器擠奶,擠出的奶連同冰袋一起放進公司的冰箱冷凍保存。下班時取出奶瓶與冰袋帶回家再放到家裡的冰箱保存。回到家之後還能像早上一樣,一邊餵寶寶、另一邊擠奶。在家的時候儘量讓寶寶直接吸食,對保持泌乳量也會有點幫助。
(4). 哺乳期間的飲食與禁忌
原則上,哺乳期間應該避免含咖啡因與酒精的食物或飲料,如果喝了茶,會使寶寶吃奶之後精神亢奮、不想睡覺。在坐月子期間,食物裡如果有米酒,應該煮到酒精揮發後再食用。吸菸也對寶寶不好,最好能夠戒菸。
有些具有退奶作用的食物要忌口,例如麥芽、韭菜、大麥、人蔘等等,反之,可以多吃補奶的食物,例如花生、豬腳、黃豆、魚湯等等。
還有,最好能繼續服用孕婦專用的綜合維他命,哺乳期間的營養均衡很重要,特別是對媽媽而言,因為寶寶的需要會優先被滿足,然後才是媽媽自己的需要,假如營養補充不足,會使母體的消耗過多,讓媽媽體力變差、營養不良。我的婦產科醫生就繼續開維他命處方給我服用,她說要繼續吃到哺乳結束才停掉。
感冒一般是不會通過乳汁傳染給寶寶的,一般市售的感冒藥也不會對寶寶造成危害,但是感冒時哺乳一定要戴口罩以免傳染給寶寶。如果不放心,可以諮詢醫生的意見再決定是否服用感冒藥。
(5). 擠出來的奶如何保存?
母奶擠出來之後,可以放在冰箱保存,冷凍可放三個月,冷藏最多可放5天,室溫可放6~10小時。但是解凍之後的奶放於室溫4小時內可使用,最好不要重複冷藏,要儘快喝掉。在冷凍室解凍但未加熱之奶水,放於冷藏室24小時內仍可使用,不可再冰凍。如果要帶出門,需要放置於保溫袋中與冰袋一起保存,當要餵寶寶時,我們都是到公共廁所用熱水沖熱奶瓶外部,直到母奶脂肪解凍化開且乳汁不再冰涼即可。如果擠出來的奶有很多,最好可以在奶瓶或保存袋上貼好標籤標示時間日期。分開保存的母奶按照寶寶的食量來分裝,這樣每次只溫熱需要的份量會更方便餵食,也避免浪費。我平常擠出的奶都是兩天之內就吃完,所以我大約使用5~6個奶瓶來分裝,每次冰箱裡的庫存大約3~4瓶,因為瓶子不多,也就沒有貼標籤。
(6). 如何清潔奶瓶與擠奶器?
母奶因為含有脂肪,所以裝過母奶的奶瓶通常有點油、不好清洗(特別是冷藏過的母奶,脂肪析出凝結,就算加熱之後也不會像剛擠的一樣,奶瓶還是會油油的),為了避免清潔劑殘留,我都是先用小蘇打(baking soda)刷洗一遍,然後用熱水沖淨,再用滾沸的熱水燙煮過就可以了。
(7). 帶寶寶出門怎麼餵奶?
一般賣內衣的商店會有哺乳專用的內衣,通常內衣前襟會有開扣,可以把胸罩的罩衣單片打開、露出一邊乳房。如果要在公眾場所餵奶,只要穿著哺乳內衣,配上一件套頭的上衣或T恤就可以了,哺乳時拉起上衣的下襬,露出一邊乳房就可以餵奶。假如擔心走光,也可以帶一條薄毯子遮住正在吸奶的寶寶以及乳房部位(現在也有賣一種專用的深色尼龍布,可以套在媽媽脖子上,然後遮住整個前胸)。其實寶寶吃奶時頭部與上半身正好會遮住前胸,所以根本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有時候我們只出門半天,還不至於會脹奶難過,我就帶一瓶擠好的奶給寶寶吃,等回到家再把奶擠出來,只要不是脹得很難過就沒關係。假如出門時間長,最好還是親自哺乳方便一點。
(8). 哺乳會不會造成乳房下垂?
哺乳並不是導致乳房下垂的主因,應該這樣說,哺乳期間的乳房會比平常還要重也較大一些,所以哺乳媽媽應該要選購合適的內衣,並且隨時穿著內衣來給予乳房足夠的支撐,這樣就不會有乳房下垂的問題。很多人誤以為是哺乳造成乳房下垂,因為有些媽媽為了哺乳方便,常常忽視穿內衣的重要,特別是坐月子期間,反正足不出戶,也就不太在意穿內衣的需要。乳房構造以脂肪為主,本身沒有強壯的肌肉,所以內衣的支撐是很重要的。
假如沒有良好的穿內衣習慣,即使不哺乳,也同樣會有乳房下垂的困擾的喔。
 

如果還有任何問題想和Wendy討論,歡迎到留言版留言 ,或到以下網站閱讀更詳細的哺乳資訊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母乳哺育網站
  La Leche League(國際母奶會)
  The World Alliance for Breastfeeding Action (WABA)


Eupho Café
About Us | Support | Copyright | Site Map |   
Copyright © Eupho Café. Designed by Wendy - Eupho Café